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建众赢商

更懂家居建材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性急而非“量窄”:重读周瑜的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  

2014-07-12 20:01:2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  

话说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三气周瑜,使得周瑜仰天长叹: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,数声之后,气绝而亡,周瑜因此落下了心胸狭小,容不得诸葛亮的负面形象,连他的好友鲁肃都认为:“公瑾量窄,自取死耳。”但若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周瑜,此说仍有值得商榷之处。

孙策率军离开袁术自立门户,在历阳碰到“姿质风流,仪容秀丽”的周瑜。二人早在孙坚讨伐董卓时,相见甚欢,“结为昆仲”,再次相遇后,周瑜即归于孙策帐下,表示“愿施犬马之力,共图大事,并向孙策推荐了“皆有经天纬地之才”的“江东二张”——彭城张昭广陵张纮,二人也确为当时之谋略之才。孙策得此二人后,即与之商议攻打刘,在周瑜袭取的基业所在曲阿后,张昭及时献计:“彼军被周瑜袭取曲阿,无恋战之心,今夜正好劫营。”使得“刘繇军兵大败,众皆四纷五落此后为孙策把张昭视为随身智囊,且临终前将江东基业托付孙权时,谆谆告诫道:“倘内事不决,可问张昭;外事不决,可问周瑜……”足见张昭才能深得孙策认可。孙策死后,曹操“欲起兵下江南”,张则以东吴使者身份劝阻曹操:“乘人之丧而伐之,既非义举;若其不克,弃好成仇:不如因而善遇之。”使得东吴躲过一劫,并向新主孙权推荐“严厉正大”的顾雍。后来孙权“开宾馆于吴会,命顾雍、张纮延接四方宾客”,使得“文武诸人,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”。

在孙权主政东吴后,周瑜又向他推荐另一重要人物——“胸怀韬略,腹隐机谋”的鲁肃,并亲自前往聘请。当孙权对江东前途颇感迷茫时,鲁肃即进言:“为将军计,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。今乘北方多务,剿除黄祖,进伐刘表,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,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。”即向孙权献上立足江东,图取天下的王业大计,深得孙权信服。鲁肃后又向孙权推荐了“博学多才”的诸葛瑾。当曹操“统雄兵百万,上将千员”下江南时,也是鲁肃奔走于孙刘之间,极力促成两家联盟,并“力排众议”,与周瑜等主战派协力抗曹,保住了孙氏父子的江东之地,后来又继周瑜担大都督之重任。

可见周瑜所荐之人,皆为当时才杰之士,且周瑜统兵东吴时,也并未与何人有过明显矛盾(老将程普曾有不服,后得知周瑜用兵有法,也是敬服有加),成功统协众将之力,一致抗曹。设想一下,如果周瑜果真为心胸狭窄之人,只怕很难为孙氏兄弟推荐如此众多的杰出人才,更不可能团结诸人效力东吴,所以要说周瑜“量窄”,以上之种种迹象表明,着实有些冤曲了他。

周瑜容不下诸葛亮,千方百计想除之而后快,这一点毋庸置疑,但绝非因为“一己之私”。见识到诸葛亮出使东吴时的足智多谋与料事如神非己所能及之后,周瑜认为此人“久必为江东之患,不如杀之”,并与鲁肃商议,鲁肃以抗曹大局极力劝阻,并建议由诸葛瑾以兄弟之谊招抚诸葛亮,“同事东吴”,周瑜“善其言”,欣然答应,结果却是诸葛亮反过来招抚诸葛瑾。所以周瑜无论是力除诸葛亮,还是拉拢他共事孙权,很明显其出发点是为东吴政权着想,先从诸葛亮下手,继而剪灭刘备,绝非简单的因诸葛亮才智胜己而绝意除之。

当招抚无效后,周瑜才决定除掉“助刘备,必为江东之患”的诸葛亮,先是让诸葛亮前去劫曹操粮草,且用心极其险恶——“吾欲杀孔明,恐惹人笑,故借曹操之手杀之,以绝后患耳。”在鲁肃劝阻下才暂时打消此念。后又造箭之事为难孔明孔明草船借箭成功,才得以脱险。赤壁大战前,孔明借得东风,周瑜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攻打曹操,而是派丁奉、徐盛二人前去斩下孔明首级,因为“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、鬼神不测之术!若留此人,乃东吴祸根也。及早杀却,免生他日之忧。”对于刘备,周瑜也是认为“玄德世之枭雄,不可不除”,并以会见为由,企图“乘机诱至杀之,实为国家除一后患”,无奈有关羽保护,无从下手。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不管周瑜是除掉诸葛亮还是刘备,其目的都是为东吴免除“祸根”,为其主公孙权江东基业的稳固与壮大扫清危胁和障碍。

曹孙刘三足并立之时,孙刘之间的联盟是因为有共同的强敌曹操,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双方明争暗斗就此消失,就连力主联刘抗曹的鲁肃在周瑜诱见刘备后,也曾关切地问道:“公既诱玄德至此,为何又不下手?”特别是在打败曹操后,双方很快就进入箭拔弩张的状态。当周瑜等人正竭力收拾曹操残余人马时,刘备一方趁机抢占城池,赵云夺南郡,张飞荆州,关羽取襄阳,而这一切的谋划者,就是周瑜一心想除之的诸葛亮,从这一角度来讲,周瑜力除诸葛亮是有先见之明的,就他效力东吴的政治立场而言,实乃无可厚非,换言之,政治斗争的你死我活决定了周瑜必杀孔明及刘备。后周瑜又以孙权之妹诱使刘备入吴,企图把刘备作为人质换取荆州,并图加害,无奈诸葛亮道高一丈,以锦囊妙计使得东吴“陪了夫人又折兵”,机关算尽,终无所获,周瑜最终在诸葛亮“三气”之致命攻击下,死于非命。

作为东吴方面“总统江东水陆军马”的大都督,周瑜智慧与胆识非同时代的常人所能及,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在赤壁一战得以充分展示,固然不乏建功立业,“共图大事”的远大抱负,无奈“心性太急”是他的致命弱点,更为可怕地是,作为对手的诸葛亮对此敏锐地加以捕捉,并充分利用,如以曹操欲“揽二乔于东南兮,乐朝夕之与共”,激得周瑜“勃然大怒,离座指北而骂曰:‘老贼欺吾太甚!'”誓与曹操不共戴天。曹操尚未击败,周瑜就想除掉刘备一方的后患,尽管是为东吴早除祸根,但实在是操之过急……这些充分说明周瑜乃性情中人,沉稳不足而轻躁有余,作为政治人物,其性格与角色的极不相称,必然地决定他的悲情命运。

综而言之,周瑜绝非心胸狭窄(量窄),而是心性太急(性急),急于求成,以致急火攻心而英年早逝。其死前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的仰天长叹亦绝非简单的妒火中烧,而应该是“共图大业”之壮志未酬的悲凉感慨。

斯人虽已去,来者犹嘘惜,作为江东青年才俊,上有主公亲信,下有将士拥戴,成就功名,本是万事具备,顺水乘舟可惜这一次,“东风不与周郎便”,与其说输给了孔明,不如说被自己打败。

读罢周瑜,不禁感悟良多:人最大的敌人真的是自己;性格真能决定命运;欲速真不能达。

值一提的是,关于周瑜“量窄”意象的形成,与尊崇刘汉正统之惯念不无关联,书中正面人物刘备与孔明形象的成功塑造,周瑜“量窄”的有力衬托功不可没。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37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